#Fakeye #Life
😝 今天是中秋佳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随便聊聊吧。
👋 这篇推送主要是写给新关注我频道的朋友的,想要讲讲我这个频道主要是做什么的。其实就和简介里写的一样,主要就是分享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更新的内容就比较跳跃,有 App 的介绍、觅食探店、电影观后感、话题类的投票、心理健康的话题等等。
😢 这里面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更新的所有内容都是我自己想要写的,没有任何恰饭内容,主要是这两天我发现有人说我介绍 App 好像是收费的。这个事情挺可笑的,我其实不需要专门写一篇推送了反驳,但是想想最近多了很多关注的朋友,还是废话讲一讲。
🤔 首先,无论是我的频道也好,Twitter 也罢,关注量都及其有限,也是像上面说的一样,我平时更新的内容类型很杂,所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关注者群体。试问如果你是开发者你会选择一个关注量本身就低,且频道没有固定受众群的人来投放广告么?而且如果我的愿景是靠这个佛系更新的频道有收入,那我感觉我自己的更新频率就不会真的佛到目前这种地步了。请有这样疑虑的朋友稍微用脑想一想。
🤫 我之前有介绍过并且送兑换码的 App 或者服务,也确实是我厚着脸皮问开发者团队要的,而且这类兑换码我自己基本上也不会使用,更多时候是自费或者 TestFlight 进行体验,这么做基本上就是不想留下任何把柄。
😍 OK,也实属想到哪写到哪系列,就这样,祝大家工作和生活都能继续顺利。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App
🚗 开电车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第一年我使用了为期一年的免费超级充电桩,之后就需要自己花钱充电了。除了家用充电桩之外,外出在外寻找充电桩充电也是一个非常考验心态和技巧的事情。
🚗 以我目前所在的城市杭州举例,充电桩非常多,但是品牌也很杂。除了特斯拉自有的超级充电桩之外,还有星星充电、66 快充、特来电、开迈斯、万马爱充、小桔、国家电网等等,有这么多品牌的充电桩就需要安装各式各样的 App,而且要忍受各个 App 里不一致的交互体验。
📱 根据这段时间的使用,我在这类场景下比较推荐一款名为「加电」的 App。蔚来的车主应该对这款 App 比较熟悉,加电就是蔚来旗下的一款主打找桩充电的 App。
🔋 用户注册后可以基于地理推荐用户附近的充电站,上述说的这些不同品牌的充电站和充电桩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用户可以进一步看到这些充电桩目前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加电 App 充过电的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评价。
🤔 最让我觉得好评的一点是,除了可以通过 App 找到可以使用的充电桩外,还可以直接使用这个 App 扫码进行充电操作(除了特斯拉超充桩和其他对内的桩群),这样就免去甄别充电站是哪家的需要选择哪家的 App 这种麻烦的事情了。
🔗 下载:iOS|Android
📱 根据这段时间的使用,我在这类场景下比较推荐一款名为「加电」的 App。蔚来的车主应该对这款 App 比较熟悉,加电就是蔚来旗下的一款主打找桩充电的 App。
🔋 用户注册后可以基于地理推荐用户附近的充电站,上述说的这些不同品牌的充电站和充电桩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用户可以进一步看到这些充电桩目前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加电 App 充过电的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评价。
🔗 下载:iOS|Android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GitHub
🌡️ 国庆假期出行的参谋 —— 北京健康宝弹窗地图
🤔 记得在上一份工作的一个同事是北京人,在杭州工作的他每次要回家都会打开北京健康宝看看是否有弹窗。由于之前的疫情实在反复无常,所以他经常被这个弹窗整得好几天都无精打采。
🎢 今天介绍的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和北京健康宝相关的,基于疾控中心数据,告知你去了哪里可能会弹窗。项目以一张中国地图作为呈现,以城市单位为粒度进行标注。地图模块为红色的全市弹、地图模块为黄色的部分行政区弹;新疆、西藏、海南全域都会弹。
🎼 网页适配了移动端,可以放大缩小。或许你正在策划国庆期间的行程,如果你恰好是北京的朋友,这个项目应该能够辅助到你。当然,你也可以通过 GitHub 访问该项目。
🌡️ 国庆假期出行的参谋 —— 北京健康宝弹窗地图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Apple
🎧 AirPods Pro 送修记(上篇)
第一代 AirPods Pro 发布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至今已有将近 3 年的时间了,从首发使用至今一直获得各界好评。但 Apple 已经确认,一小部分的 AirPods Pro 可能会遇到声音问题,受影响设备的生产日期为 2020 年 10 月之前(具体声明在此)。我的 AirPods Pro 也在最近有了一些炸音的现象出现,所以这条推送记录一下整个预约送修的过程。
☎️ 预约 Genius Bar
发现耳机问题之后,有条件的朋友请直接官网走起预约 Genius Bar 进行检测送修,事实证明,你可以直接下载 Apple 官方的「支持」App 进行预约更加方便,这个 App 还可以再你已经完成预约但行程有更改的情况下快速更改预约时间,并且领取预约凭证至苹果钱包。
🩺 到店检测
预约之后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相应的门店进行初步的检测,我预约的是杭州的万象城直营店。预约当天迟到了 10 分钟,店员当场重新帮忙预约(没有提供身份证,也没有提供核销二维码,只是口头报了名字就算核对)。片刻等待后,负责检测的店员待着手术手套带着 MacBook 走过来进行检测(没有要求查验 AirPods Pro 当时购买的发票和凭证)。
检测第一步是直接把耳塞拿下来(期间拆坏了后面还免费赠送了我新的两副耳塞),耳机双双归入电池仓后链接电脑运行检测程序,通过店员的移动设备查询结果(检测程序大概 3 分钟左右)。这一步主要是检测耳机序列号是否在 Apple 的召回服务机会范围内。以及耳机的序列号和电池仓的序列号是否归送修人所有,并记录这些序列号至维修单当中。
检测过后,店员根据检测程序的回馈告知我,耳机是在召回服务计划中的。但是这项计划是需要将全套耳机进行返场,这也就意味着耳机一旦同意返场,你在这段时间就要面临没有 AirPods Pro 的情况。这个时间店员告知一般为一周左右。送修的地方一般是上海或者郑州。
返场制作为进一步检测和诊断,主要包括验证寄送到的耳机是否和直营店检修时候所记录的序列号是一致的(不能在初步检测后调包)、是否存在序列号不归属于送修人的状况、是否有人为损坏、是否有电池更换等第三方自行维修的情况。如果检测一切正常,则会直接更换符合召回服务计划的设备。这意味着耳机可能会左右耳都直接更换或者只更换一个符合的,电池仓原则上不回更换。更换之后则会直接寄送给用户(地址需要在店员处进行登记)。最后的流程就是要签字认同上述的结论并授权整个流程。
🥱 漫长的等待
剩下的就是进行等待了,当然我在离店之后还是收到了 Apple 发来的检修授权函,我会在收到更换后的 AirPods Pro 再更新送修记的下篇。
第一代 AirPods Pro 发布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至今已有将近 3 年的时间了,从首发使用至今一直获得各界好评。但 Apple 已经确认,一小部分的 AirPods Pro 可能会遇到声音问题,受影响设备的生产日期为 2020 年 10 月之前(具体声明在此)。我的 AirPods Pro 也在最近有了一些炸音的现象出现,所以这条推送记录一下整个预约送修的过程。
发现耳机问题之后,有条件的朋友请直接官网走起预约 Genius Bar 进行检测送修,事实证明,你可以直接下载 Apple 官方的「支持」App 进行预约更加方便,这个 App 还可以再你已经完成预约但行程有更改的情况下快速更改预约时间,并且领取预约凭证至苹果钱包。
🩺 到店检测
预约之后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相应的门店进行初步的检测,我预约的是杭州的万象城直营店。预约当天迟到了 10 分钟,店员当场重新帮忙预约(没有提供身份证,也没有提供核销二维码,只是口头报了名字就算核对)。片刻等待后,负责检测的店员待着手术手套带着 MacBook 走过来进行检测(没有要求查验 AirPods Pro 当时购买的发票和凭证)。
检测第一步是直接把耳塞拿下来(期间拆坏了后面还免费赠送了我新的两副耳塞),耳机双双归入电池仓后链接电脑运行检测程序,通过店员的移动设备查询结果(检测程序大概 3 分钟左右)。这一步主要是检测耳机序列号是否在 Apple 的召回服务机会范围内。以及耳机的序列号和电池仓的序列号是否归送修人所有,并记录这些序列号至维修单当中。
检测过后,店员根据检测程序的回馈告知我,耳机是在召回服务计划中的。但是这项计划是需要将全套耳机进行返场,这也就意味着耳机一旦同意返场,你在这段时间就要面临没有 AirPods Pro 的情况。这个时间店员告知一般为一周左右。送修的地方一般是上海或者郑州。
返场制作为进一步检测和诊断,主要包括验证寄送到的耳机是否和直营店检修时候所记录的序列号是一致的(不能在初步检测后调包)、是否存在序列号不归属于送修人的状况、是否有人为损坏、是否有电池更换等第三方自行维修的情况。如果检测一切正常,则会直接更换符合召回服务计划的设备。这意味着耳机可能会左右耳都直接更换或者只更换一个符合的,电池仓原则上不回更换。更换之后则会直接寄送给用户(地址需要在店员处进行登记)。最后的流程就是要签字认同上述的结论并授权整个流程。
剩下的就是进行等待了,当然我在离店之后还是收到了 Apple 发来的检修授权函,我会在收到更换后的 AirPods Pro 再更新送修记的下篇。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不求甚解
#Life #Apple 🎧 AirPods Pro 送修记(上篇) 第一代 AirPods Pro 发布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至今已有将近 3 年的时间了,从首发使用至今一直获得各界好评。但 Apple 已经确认,一小部分的 AirPods Pro 可能会遇到声音问题,受影响设备的生产日期为 2020 年 10 月之前(具体声明在此)。我的 AirPods Pro 也在最近有了一些炸音的现象出现,所以这条推送记录一下整个预约送修的过程。 ☎️ 预约 Genius Bar 发现耳…
#Life #Apple
🎧 AirPods Pro 送修记(下篇)
我的第一代 AirPods Pro 于 10.3 送至直营店进行检测并确认了序列号属于 Apple 官方的服务计划,并进行返场检测更换。这一期主要来讲一下返场后的一些状态更新以及收到更换后耳机的一些情况。
⌛️ 返场后的状态变更
AirPods Pro 转交给直营店返场后,用户主要依靠邮件和短信接收每一个关键状态的消息。这其中包括「维修中心收到货准备开始检测」以及「维修完毕即将寄回」这两封邮件(同时会有短信)。
用户可以通过邮件和短信里的链接登录网站查看更详细的维修状态。这个网页里的状态确实会比邮件和短信详细一些,此外如果你开启了查找功能,还可以通过查找功能来查看一下设备的位置(但可能更新不及时)。
🩹 完成维修和服务摘要
我在 10.9 查询到维修完成,Apple 在 10.10 安排了嘉里大通直接将耳机从上海寄送到我预留的家庭住址,必须是真人签收,不能放在物业或者快递柜(快递小哥说是 Apple 的规定)。
寄回的产品包装非常完备,除了最外部纸盒外,内部也用了结构固定,并将 AirPods Pro 电池仓装在一个没有 Logo 的白色纸盒中。包装内附加了一个信封放了产品检修的报告摘要。
摘要中清楚的写明了此次服务,对于我单纯反应了右耳有爆破音的问题,经过检测 Apple 的结论原文如下「我们的技术人员已成功修好您的产品,技术人员运行了全面的诊断测试,完成了所有可能的故障诊断,并更换了以下部件」并列出了更换的两个耳机。所以最后确实是更换了两个耳机,电池仓还是原来的。
📌 关键节点
- 10.3 送直营店检测
- 10.4 通过查找功能查询到设备送出直营店
- 10.8 接收到维修中心收到产品并准备开始检修的邮件
- 10.9 通过网页主动查询到维修已完成
- 10.10 接收到 Apple 的邮件告知了快递准备发出并得到快递单号
- 10.11 快递派送并收货
🎧 AirPods Pro 送修记(下篇)
我的第一代 AirPods Pro 于 10.3 送至直营店进行检测并确认了序列号属于 Apple 官方的服务计划,并进行返场检测更换。这一期主要来讲一下返场后的一些状态更新以及收到更换后耳机的一些情况。
⌛️ 返场后的状态变更
AirPods Pro 转交给直营店返场后,用户主要依靠邮件和短信接收每一个关键状态的消息。这其中包括「维修中心收到货准备开始检测」以及「维修完毕即将寄回」这两封邮件(同时会有短信)。
用户可以通过邮件和短信里的链接登录网站查看更详细的维修状态。这个网页里的状态确实会比邮件和短信详细一些,此外如果你开启了查找功能,还可以通过查找功能来查看一下设备的位置(但可能更新不及时)。
🩹 完成维修和服务摘要
我在 10.9 查询到维修完成,Apple 在 10.10 安排了嘉里大通直接将耳机从上海寄送到我预留的家庭住址,必须是真人签收,不能放在物业或者快递柜(快递小哥说是 Apple 的规定)。
寄回的产品包装非常完备,除了最外部纸盒外,内部也用了结构固定,并将 AirPods Pro 电池仓装在一个没有 Logo 的白色纸盒中。包装内附加了一个信封放了产品检修的报告摘要。
摘要中清楚的写明了此次服务,对于我单纯反应了右耳有爆破音的问题,经过检测 Apple 的结论原文如下「我们的技术人员已成功修好您的产品,技术人员运行了全面的诊断测试,完成了所有可能的故障诊断,并更换了以下部件」并列出了更换的两个耳机。所以最后确实是更换了两个耳机,电池仓还是原来的。
📌 关键节点
- 10.3 送直营店检测
- 10.4 通过查找功能查询到设备送出直营店
- 10.8 接收到维修中心收到产品并准备开始检修的邮件
- 10.9 通过网页主动查询到维修已完成
- 10.10 接收到 Apple 的邮件告知了快递准备发出并得到快递单号
- 10.11 快递派送并收货
#Life #iPhone
🔋 小米磁吸无线充电宝使用一个月有感
👀 大概一个月前,留意到了 Apple 最佳配件商小米推出了一款二合一的磁吸无线充电设备,由于设计足够灵活和非常 MUJI 风的外表,且难得有现货,就直接下单购买了,使用小一个月的时间简单聊一下使用体验。
🎨 新颖的二合一无线充。我觉得这个设备的最大卖点肯定要属这个二合一了,简单的来说,这个设备在平常可以像是一般的立式无线充电底座一样,给你的 iPhone 进行(最高 7.5w)无线充电。但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它是一个无线充电宝,需要移动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充电底座中将充电宝拿起,就可以有类似 MagSafe 外接电池的使用体验了。
🏆 纯白的外观。我觉得这个也是让我入手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有极大可能随身携带的外接充电宝,外观也是很重要的,全白的外观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12mm 的厚度目前使用下来也还是可以的,磁吸力非常大。
💡 算是一个合格的充电宝。除了上面这两个特点之外,它确实也是个朴实无华的充电宝,充电无需单独开关的智能设计,既能自己充电的同时也能给手机进行充电,也可以使用 Type-C 进行双向充电 。
🤧 但是实话实说,由于它确实比 MagSafe 体积要大,所以使用 iPhone mini 的用户可能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实际配合起来的效果可能会非常奇怪。而且他的电池充电触点在下方,所以移动场景下的无线充电右手小拇指如果托住地步的话会被轻微电到。另一方面,充电发热也是有的,不过我感觉 iOS 16 下无论怎么充电我的 iPhone 都是发热严重的。
👛 不过整套下来的价格只需要 ¥199,而且官网有现货可以 直接下单,一分价钱两份使用场景的匹配,还是很香的
🔋 小米磁吸无线充电宝使用一个月有感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荆九爷爆炒桥头三嫩 🌶️
📍 杭州·宝港生活广场 4 幢 109 号
💰 人均:¥72
宝港生活广场南边,开车进来现在推荐从东门进入,不要开到肉本家麦当劳这边,尽可能在园区里停好,不然容易开到断头路。有点烟火气的环境,桌布是红色网格的,店里随处可见的老板亲切的标语口号。店员忙前忙后的身影也是进进出出。进店前台点菜,菜其实能数得过来的,也可以直接点评买套餐,还是很划算的。上菜速度挺快的,水、餐具、米饭都是自助的,自己去拿。
🥔 蟹黄咸蛋土豆丝(¥ 19)
土豆丝是软的,不是那种酸辣脆生的土豆丝。蛋黄味道浓郁,软土豆加蛋黄,确实有种蛋黄南瓜的感觉。整体上有一种温和的感觉,主要就是吃蟹黄蛋黄和土豆原本的味道。
🐷 九秒腰花(¥ 59)
腰花非常嫩,和香菜一起炒,能够相互成就,香菜叶非常好吃。不吃香菜和猪腰子的人就是完全与它无缘。猪腰处理得挺好,没有任何骚气,但是又能吃出脆度。而且是热炒,并不是很多馆子先做熟然后过冷水做的那种脆。
🥩 爆炒雪花牛腱肉(¥ 59)
牛肉稍微稍微炒得有一丢丢老,味道不错,也是蛮多香菜的。但是这道菜的香菜和腰花里的香菜完全不是一种风味,除了香菜本身外,牛肉这道菜的调味更节制。
🍳 香醋炒土鸡蛋(¥ 19)
有点赛螃蟹的感觉,只不过没有赛螃蟹的酸甜口那么清冽,这个酸甜口是比较温和孩子气的。
🥬 猪油炒时蔬(¥ 9)
这个白菜炒得非常甘甜多汁,很不错的一道青菜。
💬 总结
这家店开在浙大旁边,价格也算是亲民了,晚上如果要去吃的话记得早去,因为店里 9 点就开始不接待新客了,有意思的是我那天吃完也快 9 点了,老板和店员已经铺开桌子准备吃饭了,也是吃的自己的那些招牌菜(不知道是不是当天备菜剩下所以自己吃了)。看了一下很多人都说这家是自贡的风格,确实是川菜,风味十足,可以来尝尝。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荆九爷爆炒桥头三嫩 🌶️
📍 杭州·宝港生活广场 4 幢 109 号
💰 人均:¥72
宝港生活广场南边,开车进来现在推荐从东门进入,不要开到肉本家麦当劳这边,尽可能在园区里停好,不然容易开到断头路。有点烟火气的环境,桌布是红色网格的,店里随处可见的老板亲切的标语口号。店员忙前忙后的身影也是进进出出。进店前台点菜,菜其实能数得过来的,也可以直接点评买套餐,还是很划算的。上菜速度挺快的,水、餐具、米饭都是自助的,自己去拿。
🥔 蟹黄咸蛋土豆丝(¥ 19)
土豆丝是软的,不是那种酸辣脆生的土豆丝。蛋黄味道浓郁,软土豆加蛋黄,确实有种蛋黄南瓜的感觉。整体上有一种温和的感觉,主要就是吃蟹黄蛋黄和土豆原本的味道。
🐷 九秒腰花(¥ 59)
腰花非常嫩,和香菜一起炒,能够相互成就,香菜叶非常好吃。不吃香菜和猪腰子的人就是完全与它无缘。猪腰处理得挺好,没有任何骚气,但是又能吃出脆度。而且是热炒,并不是很多馆子先做熟然后过冷水做的那种脆。
🥩 爆炒雪花牛腱肉(¥ 59)
牛肉稍微稍微炒得有一丢丢老,味道不错,也是蛮多香菜的。但是这道菜的香菜和腰花里的香菜完全不是一种风味,除了香菜本身外,牛肉这道菜的调味更节制。
🍳 香醋炒土鸡蛋(¥ 19)
有点赛螃蟹的感觉,只不过没有赛螃蟹的酸甜口那么清冽,这个酸甜口是比较温和孩子气的。
🥬 猪油炒时蔬(¥ 9)
这个白菜炒得非常甘甜多汁,很不错的一道青菜。
💬 总结
这家店开在浙大旁边,价格也算是亲民了,晚上如果要去吃的话记得早去,因为店里 9 点就开始不接待新客了,有意思的是我那天吃完也快 9 点了,老板和店员已经铺开桌子准备吃饭了,也是吃的自己的那些招牌菜(不知道是不是当天备菜剩下所以自己吃了)。看了一下很多人都说这家是自贡的风格,确实是川菜,风味十足,可以来尝尝。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Life #iPad
🍎 iPad Pro 一年使用心得整理(非评测向 + 非常个人视角)
眼看就要进入 11 月份了,手上这台 iPad Pro 已经使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浅谈一下这台机器之于我而言吧。
🤔 思考购买
我是去年 11 月份购入的这一台 M1 芯片的 iPad Pro,起因是因为前司的办公 MacBook Pro 不方便用于私人使用,并且我自己也有一台 2016 年款的 15' MacBook Pro。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办公电脑习惯性放公司,私人电脑放在家里外接显示屏使用。私人电脑可以拿着移动办公,但是 15' 真的是体积和重量都让我够受。所以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要换一个方便于我外出随身携带的设备,在做了一番了解之后购入了这台 iPad Pro,因为主要场景是外出携带,所以我购买的是 11' 版本。
🛍️ 周边产品
购入 iPad Pro 之后,出于保护和使用两方面也先后购入了一些周边产品:
- Apple Pencil(第二代);
- 妙控键盘(二手购买)
- 双面夹保护套 x 2(购买了两个,一个放办公室,一个放家里,保证两个场景都有的用,出门直接换上妙控键盘,变身完全体)
- 书写膜(京东京造款)
💻 使用感受
🔸 便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我后续还是更换了同样较为轻便的 M2 芯片 MacBook Air,但我外出还是会选择携带 iPad Pro,因为体积确实小了很多,我可以方便搭配不同的出行背包,不用非要考虑是不是能放下一台笔记本电脑。
🔸 更强的适配性:托 iPadOS 的福,很多 App 可以在 iPad 上进行使用,虽然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也可以运行一部分 iOS App,但 iPad 还有两个非常强的优势。一是像是特斯拉、小红书等一系列 App 就算你用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也是安装不了的,二是 iPad 是触屏设备,诸如像即刻、大众点评这类的 App 虽然可以在 Mac 设备上运行,但依靠鼠标和触摸板不是触摸即所得的操作,总是略显别扭。
🔸变得更敏感了:现在在 iPad 上使用 App 更愿意关注它是否支持分屏和侧拉,是否可以新建窗口,这几个特性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了。如果一个 App 专门为横屏做了适配,那在我这里就是大大的加分,比如前段时间刚刚支持横屏模式的小红书,真是千呼万唤。 最后我想说的是淘宝这类 App 虽然支持了横屏,但是他的交互逻辑非常奇怪,将 App 分为左右两屏,右侧是根据左侧的点击来进行展示,这个层级和递进关系并没有强关联,右边持续点击会和左侧完全没有关联。相反的,我觉得 Spring for Twitter 这款 App 的 iPad 端的交互处理就非常合理,左侧点击后后侧就会展示出下一级页面,如果继续在右侧屏幕点击,右边就会继续延展下一级内容依此类推(一点说明: 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谁的原创,只是发现它在用,就单纯拿出来说明)。
💬 写在最后
啰哩啰嗦说了很多,总之,我会在长途旅程中用 iPad Pro 观看一些电影和娱乐节目,也会在日常外出中带出来写写文字刷刷社交网络。但我还是认为,很多重生产的场景我还是会回归到 Mac 上,也并不是 iPad Pro 上不能完成,而是很多吃饭的家伙我已经习惯了在 Mac 上熟练的使用了,我觉得工作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工具去完成。我对购入这台设备还是比较满意的。
🍎 iPad Pro 一年使用心得整理(非评测向 + 非常个人视角)
眼看就要进入 11 月份了,手上这台 iPad Pro 已经使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浅谈一下这台机器之于我而言吧。
我是去年 11 月份购入的这一台 M1 芯片的 iPad Pro,起因是因为前司的办公 MacBook Pro 不方便用于私人使用,并且我自己也有一台 2016 年款的 15' MacBook Pro。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办公电脑习惯性放公司,私人电脑放在家里外接显示屏使用。私人电脑可以拿着移动办公,但是 15' 真的是体积和重量都让我够受。所以一直在思考是不是要换一个方便于我外出随身携带的设备,在做了一番了解之后购入了这台 iPad Pro,因为主要场景是外出携带,所以我购买的是 11' 版本。
🛍️ 周边产品
购入 iPad Pro 之后,出于保护和使用两方面也先后购入了一些周边产品:
- Apple Pencil(第二代);
- 妙控键盘(二手购买)
- 双面夹保护套 x 2(购买了两个,一个放办公室,一个放家里,保证两个场景都有的用,出门直接换上妙控键盘,变身完全体)
- 书写膜(京东京造款)
🔸 便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我后续还是更换了同样较为轻便的 M2 芯片 MacBook Air,但我外出还是会选择携带 iPad Pro,因为体积确实小了很多,我可以方便搭配不同的出行背包,不用非要考虑是不是能放下一台笔记本电脑。
🔸 更强的适配性:托 iPadOS 的福,很多 App 可以在 iPad 上进行使用,虽然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也可以运行一部分 iOS App,但 iPad 还有两个非常强的优势。一是像是特斯拉、小红书等一系列 App 就算你用 Apple Silicon 的 MacBook 也是安装不了的,二是 iPad 是触屏设备,诸如像即刻、大众点评这类的 App 虽然可以在 Mac 设备上运行,但依靠鼠标和触摸板不是触摸即所得的操作,总是略显别扭。
🔸变得更敏感了:现在在 iPad 上使用 App 更愿意关注它是否支持分屏和侧拉,是否可以新建窗口,这几个特性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了。如果一个 App 专门为横屏做了适配,那在我这里就是大大的加分,比如前段时间刚刚支持横屏模式的小红书,真是千呼万唤。 最后我想说的是淘宝这类 App 虽然支持了横屏,但是他的交互逻辑非常奇怪,将 App 分为左右两屏,右侧是根据左侧的点击来进行展示,这个层级和递进关系并没有强关联,右边持续点击会和左侧完全没有关联。相反的,我觉得 Spring for Twitter 这款 App 的 iPad 端的交互处理就非常合理,左侧点击后后侧就会展示出下一级页面,如果继续在右侧屏幕点击,右边就会继续延展下一级内容依此类推(一点说明: 并不知道这种做法是谁的原创,只是发现它在用,就单纯拿出来说明)。
啰哩啰嗦说了很多,总之,我会在长途旅程中用 iPad Pro 观看一些电影和娱乐节目,也会在日常外出中带出来写写文字刷刷社交网络。但我还是认为,很多重生产的场景我还是会回归到 Mac 上,也并不是 iPad Pro 上不能完成,而是很多吃饭的家伙我已经习惯了在 Mac 上熟练的使用了,我觉得工作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工具去完成。我对购入这台设备还是比较满意的。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东北水饺店 🥟
📍 杭州· 祥符路347号(申花郡底商)
💰 人均:¥21
作为一个在杭州多年的山东人,我一直没有找到能够令我满意的水饺店。这两年我也开始发现饺子这个类目,确实是需要找苍蝇馆子去吃,才能找到稍微家常味道的。最近就发现了一家东北夫妻开的苍蝇馆子,饺子真心不错。
🥟 韭菜鸡蛋虾皮水饺(¥ 21/15个)
他家饺子是现点现包,这点有些意外。其实有点想吃韭菜肉的,但是黑板上没看到,我也没问,直接点个韭菜鸡蛋虾皮的吧,这个馅儿在我们山东可以算是素三鲜了。说一下味道,韭菜新鲜且不老,不辣嘴,鸡蛋量不少,饺子整体不大,能吃烫口的话可以一口一个。味道很鲜亮,没有太多汤,没有五香粉的味道,我认为不错。
🥟 西葫芦鸡蛋虾皮水饺(¥ 21/15个)
西葫芦切丝,混合鸡蛋和虾皮,调味节制,请很明显的尝出西葫芦的清甜。饺子皮弹中带糯。
🥩 凉拌牛肉(¥ 60 大/¥ 30 小)
他家的凉拌牛肉我强推一下。牛肉切薄片,加了香菜和蒜末,非常经典的东北凉拌,牛肉品质没话说,香菜和蒜的结合能把牛肉那种冷峻的香气提升一个档次。
🍳 木须肉(¥ 20)
非常有锅气的小炒,应该是我近两年来吃过最好吃的木须肉了。首先内容很丰富,木耳、胡萝卜、黄瓜、洋葱、鸡蛋、肉丝。加了一点酱油,但整体不咸,吃起来就是那么家常锅气的感觉,让你忍不住连着多夹几口。
🐟 干炸小黄鱼(¥ 20/4条)
干炸的外表不裹面,趁热吃喷香酥脆,鱼头完全被炸酥,表皮稍微有一点咸,但吃到鱼肉又能感受到黄鱼本身的肉质细腻,新鲜的食材本身就已经赢了,老夫妻甚至只要不做减法,就是最好的完成。
💬 总结
这家我这个月去了两次,一次纯吃水饺,第二次是水饺加炒菜。由于是苍蝇小馆子,老夫妻是比较佛系的东北人,店面确实不大,卫生非常一般,上菜也不快。但是在备餐的时候你能听到擀面杖擀饺子皮的声音,炒菜的时候并没有传统饭店大灶路子的鼓风机的声音,而是家里灶台的那种锅铲烟火气,真的就是像回家吃顿饭一样。老板虽然不善言辞,但能看得出来服务都是发自内心的,能发现这么一家馆子,真好。
*黑板的菜单是我第一次去吃拍摄的,第二次去吃发现饺子每个涨了 0.2 元,其他的菜价格基本无变化,还是要以最终价格为准。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东北水饺店 🥟
📍 杭州· 祥符路347号(申花郡底商)
💰 人均:¥21
作为一个在杭州多年的山东人,我一直没有找到能够令我满意的水饺店。这两年我也开始发现饺子这个类目,确实是需要找苍蝇馆子去吃,才能找到稍微家常味道的。最近就发现了一家东北夫妻开的苍蝇馆子,饺子真心不错。
🥟 韭菜鸡蛋虾皮水饺(¥ 21/15个)
他家饺子是现点现包,这点有些意外。其实有点想吃韭菜肉的,但是黑板上没看到,我也没问,直接点个韭菜鸡蛋虾皮的吧,这个馅儿在我们山东可以算是素三鲜了。说一下味道,韭菜新鲜且不老,不辣嘴,鸡蛋量不少,饺子整体不大,能吃烫口的话可以一口一个。味道很鲜亮,没有太多汤,没有五香粉的味道,我认为不错。
🥟 西葫芦鸡蛋虾皮水饺(¥ 21/15个)
西葫芦切丝,混合鸡蛋和虾皮,调味节制,请很明显的尝出西葫芦的清甜。饺子皮弹中带糯。
🥩 凉拌牛肉(¥ 60 大/¥ 30 小)
他家的凉拌牛肉我强推一下。牛肉切薄片,加了香菜和蒜末,非常经典的东北凉拌,牛肉品质没话说,香菜和蒜的结合能把牛肉那种冷峻的香气提升一个档次。
🍳 木须肉(¥ 20)
非常有锅气的小炒,应该是我近两年来吃过最好吃的木须肉了。首先内容很丰富,木耳、胡萝卜、黄瓜、洋葱、鸡蛋、肉丝。加了一点酱油,但整体不咸,吃起来就是那么家常锅气的感觉,让你忍不住连着多夹几口。
🐟 干炸小黄鱼(¥ 20/4条)
干炸的外表不裹面,趁热吃喷香酥脆,鱼头完全被炸酥,表皮稍微有一点咸,但吃到鱼肉又能感受到黄鱼本身的肉质细腻,新鲜的食材本身就已经赢了,老夫妻甚至只要不做减法,就是最好的完成。
💬 总结
这家我这个月去了两次,一次纯吃水饺,第二次是水饺加炒菜。由于是苍蝇小馆子,老夫妻是比较佛系的东北人,店面确实不大,卫生非常一般,上菜也不快。但是在备餐的时候你能听到擀面杖擀饺子皮的声音,炒菜的时候并没有传统饭店大灶路子的鼓风机的声音,而是家里灶台的那种锅铲烟火气,真的就是像回家吃顿饭一样。老板虽然不善言辞,但能看得出来服务都是发自内心的,能发现这么一家馆子,真好。
*黑板的菜单是我第一次去吃拍摄的,第二次去吃发现饺子每个涨了 0.2 元,其他的菜价格基本无变化,还是要以最终价格为准。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Life #App
🗺️ 关于近期我日常行车的地图选择
感觉自己还是蛮喜欢聊地图类 App 的,之前也有聊过一些地图方面的事情。今天想要聊的契机是因为前阵子又想要把 Apple Map 作为主力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想综合聊一下。我会从一个日常开车人的角度来聊聊我的体验:
☝️ 默认车载地图
在这方面我其实是一个奇怪的人,很多人都十分排斥使用车载的相关 App,这其中车载地图就是一个通常来讲让人诟病的场景。但我真的挺喜欢尽可能用车载的 App,不过地图也真的是很难爱得起来。首先每个人的车都会基于品牌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异。如果你拥有一台可以随意安装 Android App 或者可以使用高德地图车机版的车,那我真的是要恭喜你。毕竟可以联网使用高德车机版还算是一个既能使用车机 App 又能有不错体验的选择。其次如果你的车机支持 CarPlay 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使用地图的方式,毕竟 Apple 原生地图(以及可以通过 CarPlay 使用一些三方地图的 CarPlay 模式)也是足够好用的。我之所以主观认为 CarPlay 不如车载 App 是因为多数车机还是采用了有线 CarPlay 的版本,不过你也可以一些其他的手段将 CarPlay 改装成无线版(有轻微的动手成本,改天聊)。
说回到我自己身上,目前这辆特斯拉既不支持安装 Android App 也不支持 CarPlay,只能使用默认的车载地图,首先这个地图数据是源于百度,其次它的使用体验确实一般,我可能只会在规划前往超级充电桩的场景才会使用它(因为当行程终点为超级充电桩时,特斯拉会为你的车子开启电池温度调节,从而让电池可以更快速的充电)。
说到这里又要多说几句,很多人说特斯拉的导航不好用是因为没有使用高德的数据。我其实不这么认为,就算它采用大家呼声很高的高德,我估计体验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里去。软件层面的使用体验,数据准确性只是最基础的。实现逻辑和地图行程持续规划的算法才是最重要的。基于这方面又有两个点,一是特斯拉的车机作为车厂自研的车载系统,能够开给第三方软件多少权限,这个软件是三方为特斯拉写得,还是特斯拉借助三方数据以安全为名自己写得。二是,不管是谁实现的,在这个场景下都做不到好处。如果是三方来写,毕竟是客制化需求,不可能持续优化,也不可能将核心功能在这上面做到最好。如果是特斯拉来写,那它也不太会拥有一个能持续把地图做好的团队才对。换句话说,用谁提供的数据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百度的数据可能已经能够支撑特斯拉把地图使用体验做到足够好了。
☝️ 高德地图(手机 App)
高德地图是我之前一直主力使用的手机地图 App,我的车上有一个 MagSafe 的手机支架,既可以无线充电,又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横屏使用手机导航。主力使用高德是因为我个人认为,高德的数据和导航规划在我所在的城市表现确实不错,而且它有一些使用上的细节做的着实不错。我每天上班都会使用地图导航,路我肯定是认得的,但我需要知道我走哪一条路可以最通畅,这方面高德基本上可以持续的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最近高德又推出了一个功能,可以推算出部分路口红灯的等待时间,实际使用下来误差基本上在 3 秒左右,这对于我这种红灯焦虑的人简直是福音。
但是高德的 App 真的臃肿,除了地图之外的其他花里胡哨的功能也是很多,我是真的用不到。而且我不理解为什么高德做了这么久,还不和系统日历联动,难道我下一步去哪里日历里不是更明确么(虽然国内可能用日历的人少,但也总比推荐准吧)
☝️ Apple Map
苹果自家地图其实对于日常使用而言真的非常够了,主要让我喜欢的点有三个:
一个是它在横屏下车辆行进后地图上地标变化和行进趋势的结合,非常自然流畅。
二是它是 iOS 系统级 App,和 Apple Watch 的融合实在是天衣无缝,戴着表开车,到了该转弯的地方,手表会高频振动提醒,这是目前三方都不具备的功能。
三是它可以和系统日历进行联动,根据你近期的日程向你建议目的地(诸如此类的功能还有蓝牙断联后自动标注停车位置,到达晚于日程时间会建议你发短信给其他日程中的人等)。
但是它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不能像高德那样持续的对行程有优化的提示,违章拍照提醒的种类支持得非常有限,间歇性的推荐不符合实际逻辑的路线,没有高德最新推出的红灯倒计时推算功能等等。
🤔 感觉我后续的使用应该是 Apple Map > 高德地图 > 默认车载地图,希望我能够早日脱离三方地图 App,回归纯粹的使用中,毕竟主力场景经常折腾和改变使用习惯,也是一件幸福值很低的事情。
🗺️ 关于近期我日常行车的地图选择
感觉自己还是蛮喜欢聊地图类 App 的,之前也有聊过一些地图方面的事情。今天想要聊的契机是因为前阵子又想要把 Apple Map 作为主力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想综合聊一下。我会从一个日常开车人的角度来聊聊我的体验:
在这方面我其实是一个奇怪的人,很多人都十分排斥使用车载的相关 App,这其中车载地图就是一个通常来讲让人诟病的场景。但我真的挺喜欢尽可能用车载的 App,不过地图也真的是很难爱得起来。首先每个人的车都会基于品牌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异。如果你拥有一台可以随意安装 Android App 或者可以使用高德地图车机版的车,那我真的是要恭喜你。毕竟可以联网使用高德车机版还算是一个既能使用车机 App 又能有不错体验的选择。其次如果你的车机支持 CarPlay 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使用地图的方式,毕竟 Apple 原生地图(以及可以通过 CarPlay 使用一些三方地图的 CarPlay 模式)也是足够好用的。我之所以主观认为 CarPlay 不如车载 App 是因为多数车机还是采用了有线 CarPlay 的版本,不过你也可以一些其他的手段将 CarPlay 改装成无线版(有轻微的动手成本,改天聊)。
说回到我自己身上,目前这辆特斯拉既不支持安装 Android App 也不支持 CarPlay,只能使用默认的车载地图,首先这个地图数据是源于百度,其次它的使用体验确实一般,我可能只会在规划前往超级充电桩的场景才会使用它(因为当行程终点为超级充电桩时,特斯拉会为你的车子开启电池温度调节,从而让电池可以更快速的充电)。
说到这里又要多说几句,很多人说特斯拉的导航不好用是因为没有使用高德的数据。我其实不这么认为,就算它采用大家呼声很高的高德,我估计体验也不会比现在好到哪里去。软件层面的使用体验,数据准确性只是最基础的。实现逻辑和地图行程持续规划的算法才是最重要的。基于这方面又有两个点,一是特斯拉的车机作为车厂自研的车载系统,能够开给第三方软件多少权限,这个软件是三方为特斯拉写得,还是特斯拉借助三方数据以安全为名自己写得。二是,不管是谁实现的,在这个场景下都做不到好处。如果是三方来写,毕竟是客制化需求,不可能持续优化,也不可能将核心功能在这上面做到最好。如果是特斯拉来写,那它也不太会拥有一个能持续把地图做好的团队才对。换句话说,用谁提供的数据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现在百度的数据可能已经能够支撑特斯拉把地图使用体验做到足够好了。
高德地图是我之前一直主力使用的手机地图 App,我的车上有一个 MagSafe 的手机支架,既可以无线充电,又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横屏使用手机导航。主力使用高德是因为我个人认为,高德的数据和导航规划在我所在的城市表现确实不错,而且它有一些使用上的细节做的着实不错。我每天上班都会使用地图导航,路我肯定是认得的,但我需要知道我走哪一条路可以最通畅,这方面高德基本上可以持续的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最近高德又推出了一个功能,可以推算出部分路口红灯的等待时间,实际使用下来误差基本上在 3 秒左右,这对于我这种红灯焦虑的人简直是福音。
但是高德的 App 真的臃肿,除了地图之外的其他花里胡哨的功能也是很多,我是真的用不到。而且我不理解为什么高德做了这么久,还不和系统日历联动,难道我下一步去哪里日历里不是更明确么(虽然国内可能用日历的人少,但也总比推荐准吧)
苹果自家地图其实对于日常使用而言真的非常够了,主要让我喜欢的点有三个:
一个是它在横屏下车辆行进后地图上地标变化和行进趋势的结合,非常自然流畅。
二是它是 iOS 系统级 App,和 Apple Watch 的融合实在是天衣无缝,戴着表开车,到了该转弯的地方,手表会高频振动提醒,这是目前三方都不具备的功能。
三是它可以和系统日历进行联动,根据你近期的日程向你建议目的地(诸如此类的功能还有蓝牙断联后自动标注停车位置,到达晚于日程时间会建议你发短信给其他日程中的人等)。
但是它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不能像高德那样持续的对行程有优化的提示,违章拍照提醒的种类支持得非常有限,间歇性的推荐不符合实际逻辑的路线,没有高德最新推出的红灯倒计时推算功能等等。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 2023 年日历不详细推荐
🌠 2022 年确实是魔幻且艰难的一年,眼看它就要挥手和我们告别了,无论如何我们也要调整好心态,迎接 2023年。传统艺能,一起来看一下新的一年有些什么日历吧(本文主观推荐,不含返利,优惠券自寻)。
📅 豆瓣电影日历系列/豆瓣读书诗歌周历(¥88/99/178)
真的是每年都要介绍的,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心头好。今年的日历分为经典版和礼盒版两种,日历本体没区别多的就是一些其他的配套。另外还有一个诗歌主题的周历。
价格方面日历 ¥99,周历 ¥88,日历礼盒 ¥178。
📅 故宫日历(¥78/98/118/126)
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日历今年以生肖兔为主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版本。整体色彩活泼典雅,充分体现吉兔迎新,并针对众多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了主题画卷。除了质量极高的彩印之外,还有更多留白方便记事。更新增了 AR 相关的新玩法
价格方面,经典版本 ¥78,带瑞兔送福徽章/亲子版 ¥98,盖章版本 ¥126,书画版本 ¥118
📅 弱智吧 x Sheepedia联名日历(¥109)
由百度贴吧弱智吧吧务和 Sheepedia 发起的一份弱智吧 18 年的段子集锦,其中精选了 365 条深受大家喜爱的和比较有意义的段子,并留下了新老吧友超过 500 条留言,汇聚成了这本 2023 精神病院康复日程表。
📅 喵呜不停 2023 街猫日历(¥169)
属于爱猫人的吸猫日历,搜罗了中国近 100 个城市,把这一份份调皮放入了一年四季,为了让吸猫的你 365 天保持可爱,这就是喵呜不停的 2023 街猫日历。今年的街猫日历使用了全金属支架和更厚的厚度,日历卡的背面新增了翻卡挑战,增强了娱乐性。希望这份温暖和可爱能够伴随你走过下一个温柔年华。
🎠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间都是各家对于日历创意和做工的一次检阅,而且随着大家对生活和物质质量追求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文创商品也开始兴起,这里只是列举了茫茫日历中的沧海一粟,如果大家有其他推荐,欢迎在本条推送下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 2022 年确实是魔幻且艰难的一年,眼看它就要挥手和我们告别了,无论如何我们也要调整好心态,迎接 2023年。传统艺能,一起来看一下新的一年有些什么日历吧(本文主观推荐,不含返利,优惠券自寻)。
📅 豆瓣电影日历系列/豆瓣读书诗歌周历(¥88/99/178)
真的是每年都要介绍的,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心头好。今年的日历分为经典版和礼盒版两种,日历本体没区别多的就是一些其他的配套。另外还有一个诗歌主题的周历。
价格方面日历 ¥99,周历 ¥88,日历礼盒 ¥178。
📅 故宫日历(¥78/98/118/126)
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日历今年以生肖兔为主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版本。整体色彩活泼典雅,充分体现吉兔迎新,并针对众多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了主题画卷。除了质量极高的彩印之外,还有更多留白方便记事。更新增了 AR 相关的新玩法
价格方面,经典版本 ¥78,带瑞兔送福徽章/亲子版 ¥98,盖章版本 ¥126,书画版本 ¥118
📅 弱智吧 x Sheepedia联名日历(¥109)
由百度贴吧弱智吧吧务和 Sheepedia 发起的一份弱智吧 18 年的段子集锦,其中精选了 365 条深受大家喜爱的和比较有意义的段子,并留下了新老吧友超过 500 条留言,汇聚成了这本 2023 精神病院康复日程表。
📅 喵呜不停 2023 街猫日历(¥169)
属于爱猫人的吸猫日历,搜罗了中国近 100 个城市,把这一份份调皮放入了一年四季,为了让吸猫的你 365 天保持可爱,这就是喵呜不停的 2023 街猫日历。今年的街猫日历使用了全金属支架和更厚的厚度,日历卡的背面新增了翻卡挑战,增强了娱乐性。希望这份温暖和可爱能够伴随你走过下一个温柔年华。
🎠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间都是各家对于日历创意和做工的一次检阅,而且随着大家对生活和物质质量追求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文创商品也开始兴起,这里只是列举了茫茫日历中的沧海一粟,如果大家有其他推荐,欢迎在本条推送下留下你的只言片语。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 阳转阴居家一周不完全记录
我是在大上周日(12.18)这天出现了初阳的症状,经历了一周居家隔离后恢复了核酸阴性,目前除了有一丢丢咳嗽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后遗症。来总结一下这之间的一些症状和我的一些想法。
🦠 病程
Day1(12.18):上午没有症状,下午开始嗓子微痛,零星咳嗽,整体上并没有太多不适。晚上开始胸痛、腿痛、腰痛、头痛,整夜未眠。
Day2(12.19):开始低烧,38摄氏度以下,依旧浑身疼,嗓子和咳嗽基本可以忽略。到了晚上烧到38摄氏度以上。退烧后晚上可以正常睡觉。
Day3(12.20):从凌晨下半夜开始嗓子吞咽如刀割,轻微咳嗽,能咳出痰。中午开始发烧,38摄氏度以上,下午发汗退烧。下午状态较为正常,晚上重回38摄氏度以上。伴随剧烈咳嗽。
Day4(12.21):嗓子疼痛是前一天三倍,因为除了刀片嗓,扁桃腺也肿。早上起来是疼痛顶峰,因为嗓子都干了。疯狂咳嗽,一咳很有可能停不下来那种。下午开始发烧,38摄氏度以上。布洛芬压一片之后盖被发汗,大量出汗后退烧。晚上开始腹泻,两次,不算严重。晚上睡觉时不时剧烈咳嗽。
Day5(12.22):嗓子还是痛,比第四天轻,还是刀片嗓。无发热,轻微咳嗽,有鼻塞,轻微鼻涕。
Day6 —— Day8(12.23-12.25):基本上就是嗓子和咳嗽缓缓康复的阶段,无其他不适。
💊 用药
我个人用药比较克制,基本上在烧到 38 摄氏度以上才会使用布洛芬片,目前看来这是我做对的唯一的事情。这几天的症状应该都是一个正常病程所需要的呈现的,药物要做的不是治疗,而是减轻这些症状,所以用药与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
我在刚阳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关于我的发热如何降温。我也去相信了一些传统的诸如四根水、黄豆水的偏方,但恰好也都管用了。后续按照排除变量法来看,基本上都是同时摄入的布洛芬起到了真正的作用,所以大家这种土方子后续也就别尝试了。
🚰 其他补充
多喝水,顺便补充一些盐和电解质。我喝了一些椰子水,自己泡了 VC 泡腾片。每天都多吃新鲜的水果,没事儿就多喝水,哪怕嗓子再痛也要喝。
前几天比较难受要多注意保暖和休息,后续症状减轻后可以适当在保暖的情况下多在室内活动一下,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床上待着其实很难受。
💉 关于抗原
其实在刚放开那的时间抗原真的是很难抢,现在基本上在线下途径可以正常价格买到了,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抗原没有太大意义。除非你的工作需要你用抗原测试结果来申请居家,不然我觉得这玩意真的大可不必。
最起码的你身体时自己的,病了几天,什么时候大致能够康复,自己还是有数的,我觉得可以在最后的时候测一下,完全没必要在没阳的时候到处囤抗原或者阳了之后每天测一次。
🧧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我是在大上周日(12.18)这天出现了初阳的症状,经历了一周居家隔离后恢复了核酸阴性,目前除了有一丢丢咳嗽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后遗症。来总结一下这之间的一些症状和我的一些想法。
Day1(12.18):上午没有症状,下午开始嗓子微痛,零星咳嗽,整体上并没有太多不适。晚上开始胸痛、腿痛、腰痛、头痛,整夜未眠。
Day2(12.19):开始低烧,38摄氏度以下,依旧浑身疼,嗓子和咳嗽基本可以忽略。到了晚上烧到38摄氏度以上。退烧后晚上可以正常睡觉。
Day3(12.20):从凌晨下半夜开始嗓子吞咽如刀割,轻微咳嗽,能咳出痰。中午开始发烧,38摄氏度以上,下午发汗退烧。下午状态较为正常,晚上重回38摄氏度以上。伴随剧烈咳嗽。
Day4(12.21):嗓子疼痛是前一天三倍,因为除了刀片嗓,扁桃腺也肿。早上起来是疼痛顶峰,因为嗓子都干了。疯狂咳嗽,一咳很有可能停不下来那种。下午开始发烧,38摄氏度以上。布洛芬压一片之后盖被发汗,大量出汗后退烧。晚上开始腹泻,两次,不算严重。晚上睡觉时不时剧烈咳嗽。
Day5(12.22):嗓子还是痛,比第四天轻,还是刀片嗓。无发热,轻微咳嗽,有鼻塞,轻微鼻涕。
Day6 —— Day8(12.23-12.25):基本上就是嗓子和咳嗽缓缓康复的阶段,无其他不适。
我个人用药比较克制,基本上在烧到 38 摄氏度以上才会使用布洛芬片,目前看来这是我做对的唯一的事情。这几天的症状应该都是一个正常病程所需要的呈现的,药物要做的不是治疗,而是减轻这些症状,所以用药与否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
我在刚阳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关于我的发热如何降温。我也去相信了一些传统的诸如四根水、黄豆水的偏方,但恰好也都管用了。后续按照排除变量法来看,基本上都是同时摄入的布洛芬起到了真正的作用,所以大家这种土方子后续也就别尝试了。
🚰 其他补充
多喝水,顺便补充一些盐和电解质。我喝了一些椰子水,自己泡了 VC 泡腾片。每天都多吃新鲜的水果,没事儿就多喝水,哪怕嗓子再痛也要喝。
前几天比较难受要多注意保暖和休息,后续症状减轻后可以适当在保暖的情况下多在室内活动一下,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床上待着其实很难受。
其实在刚放开那的时间抗原真的是很难抢,现在基本上在线下途径可以正常价格买到了,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抗原没有太大意义。除非你的工作需要你用抗原测试结果来申请居家,不然我觉得这玩意真的大可不必。
最起码的你身体时自己的,病了几天,什么时候大致能够康复,自己还是有数的,我觉得可以在最后的时候测一下,完全没必要在没阳的时候到处囤抗原或者阳了之后每天测一次。
🧧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在之前我曾经介绍过杭州我比较喜欢的川菜馆 —— 蓉忆小江湖。这段时间我也打卡了不少苍蝇馆子,就从其中挑了两家川菜馆子介绍一下。
🌶️ 四川荣县饭店(新华村店) 🌶️ (P1-P5)
📌 杭州·萧山区·新华村-942
店里面面积不大,两个大圆桌,三四个四人长桌。我们点完菜后,和出来收拾残局的老板娘聊了聊。老夫妻俩人每天起早贪黑,不营销,也不知道大众点评是个啥,只知道经常有年轻人驱车数十公里过来吃她家川菜。
进来一定要点豆花,香醇绵密的口感蘸上老板娘引以为傲的沾水,真的是好极了。鲜锅兔也点一份,里面内容满满,兔丁很嫩,泡菜萝卜也让人欲罢不能。
🌶️ 豆花饭 🌶️ (P6-P9)
📌 杭州·钱塘区·下沙松乔街 510-3
我觉得整体上不如荣县饭店,但也是好吃的川菜。
豆花一份很大碗,调料要自己去调,但选择性不大,调料没有萧山的荣县好吃。蒜泥白肉这道菜是王炸,等了四十多分钟,上来吃了第一口气就消了。辣椒铺满了白肉上,香香香。白肉下面是黄瓜丝,清爽解腻。蒜泥豆角这道菜的精彩程度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蒜用得比较收敛,豆角切得很长,酱油和小米辣的调味,让豆角的口感得到突出,不错。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四川荣县饭店(新华村店) 🌶️ (P1-P5)
📌 杭州·萧山区·新华村-942
店里面面积不大,两个大圆桌,三四个四人长桌。我们点完菜后,和出来收拾残局的老板娘聊了聊。老夫妻俩人每天起早贪黑,不营销,也不知道大众点评是个啥,只知道经常有年轻人驱车数十公里过来吃她家川菜。
进来一定要点豆花,香醇绵密的口感蘸上老板娘引以为傲的沾水,真的是好极了。鲜锅兔也点一份,里面内容满满,兔丁很嫩,泡菜萝卜也让人欲罢不能。
🌶️ 豆花饭 🌶️ (P6-P9)
📌 杭州·钱塘区·下沙松乔街 510-3
我觉得整体上不如荣县饭店,但也是好吃的川菜。
豆花一份很大碗,调料要自己去调,但选择性不大,调料没有萧山的荣县好吃。蒜泥白肉这道菜是王炸,等了四十多分钟,上来吃了第一口气就消了。辣椒铺满了白肉上,香香香。白肉下面是黄瓜丝,清爽解腻。蒜泥豆角这道菜的精彩程度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蒜用得比较收敛,豆角切得很长,酱油和小米辣的调味,让豆角的口感得到突出,不错。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双港土菜馆 ⭐️
📍 杭州· 双港路3号
💰 人均:¥65
今年想多吃点苍蝇馆子。
这家店在一个小巷子里,如果经常在三墩这片活动的话,应该对这边比较熟悉,就在老三墩这里。周六晚上五点半不到,店里就有一些客人在吃了,进店才知道有两层,有包间。两个人在明档点菜,这种自家开的土菜馆,老板娘态度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有问必答,介绍和解答的非常详细,能看出来老板娘真的健谈而且很热心肠。点菜过程还真是很舒心的。
🥬 笋子炒腊肉
韭菜和笋都很嫩,腊肉一看就是自家做的,整体不咸,腊肉还很香,是道爽口鲜香的菜。
🥩 冬腌菜炒肚片
这道菜有点说头,冬腌菜是老板娘亲自腌制的,是由长杆白菜做的。夏天这个菜的冬腌菜会换成鲍腌菜,偏短杆子一点的菜腌的。说回菜本身,猪肚清晰的很干净,这个菜并没有很咸,是利用了腌菜本身的盐度,后面就没了放过盐了。腌菜吃起来酸脆爽口,肚片 Q 弹鲜香。
🥬 蒜蓉蒿菜
这个蒿菜并不是茼蒿,相较于后者更短,炒的也是碧绿鲜香的,不错。
💬 总结
一家开了将近 20 多年的老店,熟客很多,自然出品和服务都是稳定。基于老板这么多年还能保持乐观和笑脸相应的态度,真的是不错,便宜实惠。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杭州· 双港路3号
💰 人均:¥65
今年想多吃点苍蝇馆子。
这家店在一个小巷子里,如果经常在三墩这片活动的话,应该对这边比较熟悉,就在老三墩这里。周六晚上五点半不到,店里就有一些客人在吃了,进店才知道有两层,有包间。两个人在明档点菜,这种自家开的土菜馆,老板娘态度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有问必答,介绍和解答的非常详细,能看出来老板娘真的健谈而且很热心肠。点菜过程还真是很舒心的。
🥬 笋子炒腊肉
韭菜和笋都很嫩,腊肉一看就是自家做的,整体不咸,腊肉还很香,是道爽口鲜香的菜。
🥩 冬腌菜炒肚片
这道菜有点说头,冬腌菜是老板娘亲自腌制的,是由长杆白菜做的。夏天这个菜的冬腌菜会换成鲍腌菜,偏短杆子一点的菜腌的。说回菜本身,猪肚清晰的很干净,这个菜并没有很咸,是利用了腌菜本身的盐度,后面就没了放过盐了。腌菜吃起来酸脆爽口,肚片 Q 弹鲜香。
🥬 蒜蓉蒿菜
这个蒿菜并不是茼蒿,相较于后者更短,炒的也是碧绿鲜香的,不错。
💬 总结
一家开了将近 20 多年的老店,熟客很多,自然出品和服务都是稳定。基于老板这么多年还能保持乐观和笑脸相应的态度,真的是不错,便宜实惠。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醉也小馆 ⭐️
📍 杭州· 月亮路60号(近大悦城)
💰 人均:¥160
开在月亮路这条小街里的一家小店,停车方便,当然逛大悦城的话也可以把车停在大悦城里,走过来的话五六分钟就行。店没有很大,应该是有二楼,也有单间配置。点菜是直接去前台的小黑板上找老板娘点,老板娘介绍的非常详细,也能看出来对自己店的出品十分自信。
🍖 糖醋排骨(¥ 68)
一份量不算大,却是上的最快的菜,糖排甜度适中,排骨确实是小排,有肉也要自己仔细吃的那种。糖醋汁我认为是调得很好的,没有很浓的醋酸味,甜也未过量,芡在炸过的排骨表层挂得紧实。
🦐 油爆河虾(¥ 158)
这道油爆河虾真的是不错,一份量挺大,火候掌握得很到位,虾很嫩,油爆的酱汁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一只一只停不下来。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为了这道菜也会再来。
🥒 虾皮丝瓜(¥ 38)
这道菜可以算是全桌最惊喜了,首先这个丝瓜在黑板很不起眼的地方,就写了丝瓜二字,询问之下才知道是虾皮炒的,马上点来尝尝。丝瓜很清口,应该是胖丝瓜,味道很鲜亮,虾皮略点咸鲜,真的是道很温和好味的菜。
🧈 香干肉丝(¥ 48)
最后上来的菜,稍微有丢丢咸,但是也是咸鲜口,很下饭。豆干很香,笋丝、韭黄又很脆爽,肉丝也是醇香的口感,好吃。
💬 总结
虽然这家店作为小馆子来说确实有点小贵,但是出品的确在线,感觉厨师确实是对菜品有细心钻研过,味道的细节上都有很不错的体验。我个人还是会再去的。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醉也小馆 ⭐️
开在月亮路这条小街里的一家小店,停车方便,当然逛大悦城的话也可以把车停在大悦城里,走过来的话五六分钟就行。店没有很大,应该是有二楼,也有单间配置。点菜是直接去前台的小黑板上找老板娘点,老板娘介绍的非常详细,也能看出来对自己店的出品十分自信。
一份量不算大,却是上的最快的菜,糖排甜度适中,排骨确实是小排,有肉也要自己仔细吃的那种。糖醋汁我认为是调得很好的,没有很浓的醋酸味,甜也未过量,芡在炸过的排骨表层挂得紧实。
这道油爆河虾真的是不错,一份量挺大,火候掌握得很到位,虾很嫩,油爆的酱汁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一只一只停不下来。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为了这道菜也会再来。
🥒 虾皮丝瓜(¥ 38)
这道菜可以算是全桌最惊喜了,首先这个丝瓜在黑板很不起眼的地方,就写了丝瓜二字,询问之下才知道是虾皮炒的,马上点来尝尝。丝瓜很清口,应该是胖丝瓜,味道很鲜亮,虾皮略点咸鲜,真的是道很温和好味的菜。
🧈 香干肉丝(¥ 48)
最后上来的菜,稍微有丢丢咸,但是也是咸鲜口,很下饭。豆干很香,笋丝、韭黄又很脆爽,肉丝也是醇香的口感,好吃。
💬 总结
虽然这家店作为小馆子来说确实有点小贵,但是出品的确在线,感觉厨师确实是对菜品有细心钻研过,味道的细节上都有很不错的体验。我个人还是会再去的。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 异地换发护照申请流程记录
👮 我的第一本护照早就在 2020 年到期了,那时候正处在疫情时期,在过期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曾经申请过换发护照,但是工作人员以换发理由不充分为由让我取消了当时的预约。这件事情在当时索性作罢,随着今年国门逐步打开,给过期的护照续命这件事情也需要提上日程了。本文就将我在杭州办理过期护照续期的过程进行记录,非浙江省的办理流程可能会存在差异。
🔍 首先我的户籍地是非浙江省,首次办理护照的地点也不在浙江省内,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直接在浙江办理护照延期的。在办理之前强烈推荐进行线上预约,因为现在办理这类事务的人员非常多,不预约之前前往可能会排队,甚至当天不能完成办理。
📱 首先可以使用支付宝,搜索「移民局」,在小程序中选择需要办理的事项并进行预约。这里需要正确填写信息,可以直接选择需要办理的办事大厅,选择完成后可以查看对应日期尚可预约的名额,一些市区内的办事大厅可能预约要排到 1-2 周后了。预约完成后,可以通过移民局小程序查看已经预约的办事项目,方便后续核对。
✏️ 预约当天可以携带身份证前往办事大厅,我去的是西湖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出境和护照相关事项的窗口在西楼 3 楼,到达后告知窗口外的办事人员已经预约的信息,并使用身份证在自助办理机器上填表,这里可以将港澳通行证签注一起办理(需要办理过居住证,但无需携带证件),台湾通行证也可以办理,但是由于台湾目前还未开放,办理之后还是需要等开放后重新签注。
📷 填完表格后是需要到隔壁的自动照相处进行拍照的,使用的是一部固定在机位的 Android 手机运行相应 App 在指定时间内拍三张照片,选择满意的一张用作证件照片(请在意证件上形象的朋友务必打理好形象后前往)。之后就是抽号后叫号办理,办理过程就不多赘述了。办理过后可以选择邮件证件或者自取,我这里选择的是邮寄。
💰 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的费用需要在办理时直接支付,邮寄费用的 ¥10 需要在办理之后前往大厅的邮政窗口支付。办理全程大概用了 15 分钟左右,其中填表和拍照用了 8、9 分钟的样子,等待叫号应该有 2 分钟,办理过程应该最多 5 分钟的样子。
📮 从上周三(2.22)办理后到今天(2.28),我分别在 2.27 收到了港澳通行证,2.28 收到了台湾通行证,护照应该是第三个快递(但不知道是几号能收到)。
⚠️ 在办理当天填表的时候听到旁边有没有预约的市民来办理,可能是由于西湖区的行政中心预约的比较慢,工作人员还是劝退了他,让他重新预约后再前往。但是在网上也了解到有其他朋友到另外的行政中心的可以直接办理,只不过要小等一段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前往。
📷 填完表格后是需要到隔壁的自动照相处进行拍照的,使用的是一部固定在机位的 Android 手机运行相应 App 在指定时间内拍三张照片,选择满意的一张用作证件照片(请在意证件上形象的朋友务必打理好形象后前往)。之后就是抽号后叫号办理,办理过程就不多赘述了。办理过后可以选择邮件证件或者自取,我这里选择的是邮寄。
📮 从上周三(2.22)办理后到今天(2.28),我分别在 2.27 收到了港澳通行证,2.28 收到了台湾通行证,护照应该是第三个快递(但不知道是几号能收到)。
⚠️ 在办理当天填表的时候听到旁边有没有预约的市民来办理,可能是由于西湖区的行政中心预约的比较慢,工作人员还是劝退了他,让他重新预约后再前往。但是在网上也了解到有其他朋友到另外的行政中心的可以直接办理,只不过要小等一段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前往。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阿英小吃(刀茅巷店) ⭐️
📍 杭州·刀茅巷56号(珠碧二弄与刀茅巷的交叉路口东北角)
💰 人均:¥75
阿英小吃收藏已久,之前收藏是因为看到这家店都是用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食材,非常好奇。位置在老社区里面,找还是容易的,但是停车极为不便。工作日晚上七点多还是人满为患,当然他们这个店确实也不大,大桌的话只有一张桌子。
🐟 炒鱼籽鱼泡泡(P6)
招牌菜,看来是每桌都会点的,红烧配合辣椒的烧法,鱼籽和鱼泡都是新鲜干净,没有杂味,这才还是很下饭的。
🐢 红烧甲鱼肝(P1)
非常惊艳的一道菜,首先真是没单独吃过烧甲鱼肝的,其次这个肝烧的非常嫩,红烧做法基本味道还是统一的,吃的就是食材。
🌶️ 红烧鱼下巴(P3)
比我想象中的大,一块真的大,里面的鱼肉有两种口感,有蒜瓣一样的肉,靠近下巴部分是胶原蛋白,味道也是不错。
🍳 红烧鱼皮(P2)
鱼皮这个胶原蛋白感真的拉满,很胶质的口感。
🐷 爆炒腰肝(P8)
炒两样,不仅仅是腰花,还加了肝,炒的没有说最嫩的那种,但是这个熟度我是爱的,味道很不错。
🍲 腌笃鲜(P5)
老杭州菜,非常鲜美,没有味精。里面的千张结很新鲜,猪蹄含量高。
🐓 尖椒鸡杂(P7)
鸡杂的味道很好,尤其是鸡胗和鸡肠,味道新鲜脆爽。
💬 总结
其实这家菜我并不记得每一道菜的价格,但是我们一行六个人基本上把所有能想到的都点了(菜的标题后面是对应的图片序号,有些菜我并没有放上来因为没必要每一道都提及)。人均菜 70 出头,感觉还是比较值的,是个能够日常来吃的店。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阿英小吃(刀茅巷店) ⭐️
阿英小吃收藏已久,之前收藏是因为看到这家店都是用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食材,非常好奇。位置在老社区里面,找还是容易的,但是停车极为不便。工作日晚上七点多还是人满为患,当然他们这个店确实也不大,大桌的话只有一张桌子。
招牌菜,看来是每桌都会点的,红烧配合辣椒的烧法,鱼籽和鱼泡都是新鲜干净,没有杂味,这才还是很下饭的。
非常惊艳的一道菜,首先真是没单独吃过烧甲鱼肝的,其次这个肝烧的非常嫩,红烧做法基本味道还是统一的,吃的就是食材。
🌶️ 红烧鱼下巴(P3)
比我想象中的大,一块真的大,里面的鱼肉有两种口感,有蒜瓣一样的肉,靠近下巴部分是胶原蛋白,味道也是不错。
鱼皮这个胶原蛋白感真的拉满,很胶质的口感。
炒两样,不仅仅是腰花,还加了肝,炒的没有说最嫩的那种,但是这个熟度我是爱的,味道很不错。
🍲 腌笃鲜(P5)
老杭州菜,非常鲜美,没有味精。里面的千张结很新鲜,猪蹄含量高。
🐓 尖椒鸡杂(P7)
鸡杂的味道很好,尤其是鸡胗和鸡肠,味道新鲜脆爽。
💬 总结
其实这家菜我并不记得每一道菜的价格,但是我们一行六个人基本上把所有能想到的都点了(菜的标题后面是对应的图片序号,有些菜我并没有放上来因为没必要每一道都提及)。人均菜 70 出头,感觉还是比较值的,是个能够日常来吃的店。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 岳阳楼 ⭐️
📍 杭州·滨兴小区商铺105号
💰 人均:¥58
🌶️ 岳阳楼虽然名字起得宏大,但却是个小馆子。晚上过来发现除了店里几桌之外,外围还是有很多桌子的,类似于大排档的布置。菜单点菜,价格亲民和谐。感觉上才会很慢,其实还可以。店里后厨旁边有厕所,停车的话可以靠边停,但附近有假日酒店可以正经停。
🥩 生爆牛肉(¥58)
招牌菜,是上来炉子和油现炒的。过程也不呛人,比吃饭皇帝大友好地多得多。牛肉新鲜,醇香扎实,需要趁嫩赶紧吃掉。
🍳 荷包蛋炒回锅肉(¥28)
惊为天人的一道菜,全桌最佳,鸡蛋炒得贼香,非常有锅气,辣椒很赞香上加香,简单的食材炒出了超出预期的出品,我愿意为这道炒蛋再来。
🐔 生炒鸡(¥26)
鸡是用油煎过的,焦香感十足,调味并没有重油重盐重辣,味道很香鲜,好吃。
🐟 纸包鱼(¥68)
草鱼刺实在太多,但好在鱼很新鲜,但刺多吃的就少,稍微有点一般。
🍆 茄子炒豆角(¥18)
去皮过油的茄子绝对错不了,搭配了长豆角来炒,其实这菜非常东北范儿,但真的是好吃。
🥓 猪血肠(¥38)
这太有特色了,首先没有猪血的腥气,也没有平常吃杀猪菜的那种嫩滑的口感,取而代之的是扎实的烟熏口感,就像在吃腊肠似的,很不错。
💬 总结
我们总共 7 个人点了 11 个菜,人均只需要 ¥58,感觉还真是便宜实惠。整体口感还是很不错的,锅气和香气很够,虽然是一家湘菜馆子,但整体辣度并没有很夸张,总之工作日晚上和朋友小聚,我还是比较推荐的。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 岳阳楼 ⭐️
🌶️ 岳阳楼虽然名字起得宏大,但却是个小馆子。晚上过来发现除了店里几桌之外,外围还是有很多桌子的,类似于大排档的布置。菜单点菜,价格亲民和谐。感觉上才会很慢,其实还可以。店里后厨旁边有厕所,停车的话可以靠边停,但附近有假日酒店可以正经停。
🥩 生爆牛肉(¥58)
招牌菜,是上来炉子和油现炒的。过程也不呛人,比吃饭皇帝大友好地多得多。牛肉新鲜,醇香扎实,需要趁嫩赶紧吃掉。
🍳 荷包蛋炒回锅肉(¥28)
惊为天人的一道菜,全桌最佳,鸡蛋炒得贼香,非常有锅气,辣椒很赞香上加香,简单的食材炒出了超出预期的出品,我愿意为这道炒蛋再来。
🐔 生炒鸡(¥26)
鸡是用油煎过的,焦香感十足,调味并没有重油重盐重辣,味道很香鲜,好吃。
🐟 纸包鱼(¥68)
草鱼刺实在太多,但好在鱼很新鲜,但刺多吃的就少,稍微有点一般。
🍆 茄子炒豆角(¥18)
去皮过油的茄子绝对错不了,搭配了长豆角来炒,其实这菜非常东北范儿,但真的是好吃。
🥓 猪血肠(¥38)
这太有特色了,首先没有猪血的腥气,也没有平常吃杀猪菜的那种嫩滑的口感,取而代之的是扎实的烟熏口感,就像在吃腊肠似的,很不错。
💬 总结
我们总共 7 个人点了 11 个菜,人均只需要 ¥58,感觉还真是便宜实惠。整体口感还是很不错的,锅气和香气很够,虽然是一家湘菜馆子,但整体辣度并没有很夸张,总之工作日晚上和朋友小聚,我还是比较推荐的。
📮 欢迎各位同学将你最近钟爱的美食和你周末的伙食留言在本条推送下。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 驾照、行驶证及异地户籍身份证补办小记
上次分享完异地补办护照之后,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一本其他证件一起遗失了,所以就有了这篇内容。这期内容就分享一下补办这些证件的经过。
📢 事先声明
我的户籍所在地,即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上所写的地址是浙江省外。我的驾照和行驶证都是在杭州办理的,并非省外证件。我实在杭州遗失了他们,也是在杭州对他们进行了补办,所以本篇内容都是基于以上几个点进行办理并阐述过程的。
🚗 驾照 & 行驶证
这俩证件其实补办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下载「交管 12123」这个 App,在上面找到驾照补办和行驶证补办即可按流程在线上走完。期间驾照是需要上传白底照片的,这里可以现拍或者直接上传。行驶证则无需提交任何资料,一切都是通过「交管 12123」调用交管部门资料。两个证件分别需要在线上支付 10 元的补办费用。
我大概是在前一天 14:00 左右进行流程的申请,半小时内就已经办理完成,并短信通知给出了快递单号。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证件,证件是由 EMS 进行配送,并需要支付每一个证件 15 元的快递费用。整体办理速度快捷、方便,无需线下受理且证件到手超快。
👮 身份证
去之前我在浙里办查询了外省户籍的身份证补办流程,了解了大概并查询附近的派出所电话,致电并讯问了细节,得到了和网上一致的答案之后才前往的。这里在去之前可能需要了解的几个要点:
1⃣️ 需要有流动人口 & 居住登记(如果你有居住证就说明符合条件);
2⃣️ 需要身着深色衣服,因为需要现场拍摄新的身份证照片;
3⃣️ 选做:在浙里办声明身份证件丢失(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我怕别人捡到我身份证进行他用,有这一步我后续可以留作解释)
我大概是在周三下午 14:00 左右前往附近的一个派出所(外省户籍在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后可以就近派出所办理,省内户籍需要前往户籍派出所)进行办理。第一步取号后填写一个简单的单子,主要就是声明申请人、身份证号码、补办原因和快递收件人信息。
由于是工作日中午的原因,派出所户籍大厅并没有什么人,我就直接进行办理。期间正巧赶上新的户籍警上岗,老师傅在旁边提醒他,我也顺便了解了一下。首先是确认申请单中的信息,并查询是否有流动人口登记和居住登记。再者是查询申请人的犯罪记录等一系列信息。
之后就来到了现场拍摄身份证照片的环节,由于我是长头发,我在去之前到理发店提前调整了一下发型,主要就是露出额头和耳朵。拍照的人还是让我把头发扎起来,拍照的时候不能戴眼镜和帽子。
拍照完成后,户籍警就会把所有的信息汇总后向你核对,核对之后会提供回执单,并提示 15 个工作日会快递到填写的地址。期间如果有问题会电话进行联系。整体费用为 40 元。
💡 总结
目前看来在浙江省办理相关业务还是比较方便的,虽然外省户籍补办身份证需要线下办理,但整体也就 10 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周期不短,应该就是派出所查询并收集好材料后传递给户籍地进行办理的。不过无论多便利,大家生活中还是要小心谨慎地收拾好自己的敏感证件,祝大家生活愉快。
上次分享完异地补办护照之后,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的一本其他证件一起遗失了,所以就有了这篇内容。这期内容就分享一下补办这些证件的经过。
📢 事先声明
我的户籍所在地,即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上所写的地址是浙江省外。我的驾照和行驶证都是在杭州办理的,并非省外证件。我实在杭州遗失了他们,也是在杭州对他们进行了补办,所以本篇内容都是基于以上几个点进行办理并阐述过程的。
这俩证件其实补办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下载「交管 12123」这个 App,在上面找到驾照补办和行驶证补办即可按流程在线上走完。期间驾照是需要上传白底照片的,这里可以现拍或者直接上传。行驶证则无需提交任何资料,一切都是通过「交管 12123」调用交管部门资料。两个证件分别需要在线上支付 10 元的补办费用。
我大概是在前一天 14:00 左右进行流程的申请,半小时内就已经办理完成,并短信通知给出了快递单号。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证件,证件是由 EMS 进行配送,并需要支付每一个证件 15 元的快递费用。整体办理速度快捷、方便,无需线下受理且证件到手超快。
去之前我在浙里办查询了外省户籍的身份证补办流程,了解了大概并查询附近的派出所电话,致电并讯问了细节,得到了和网上一致的答案之后才前往的。这里在去之前可能需要了解的几个要点:
1⃣️ 需要有流动人口 & 居住登记(如果你有居住证就说明符合条件);
2⃣️ 需要身着深色衣服,因为需要现场拍摄新的身份证照片;
3⃣️ 选做:在浙里办声明身份证件丢失(可能没什么意义,但是我怕别人捡到我身份证进行他用,有这一步我后续可以留作解释)
我大概是在周三下午 14:00 左右前往附近的一个派出所(外省户籍在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后可以就近派出所办理,省内户籍需要前往户籍派出所)进行办理。第一步取号后填写一个简单的单子,主要就是声明申请人、身份证号码、补办原因和快递收件人信息。
由于是工作日中午的原因,派出所户籍大厅并没有什么人,我就直接进行办理。期间正巧赶上新的户籍警上岗,老师傅在旁边提醒他,我也顺便了解了一下。首先是确认申请单中的信息,并查询是否有流动人口登记和居住登记。再者是查询申请人的犯罪记录等一系列信息。
之后就来到了现场拍摄身份证照片的环节,由于我是长头发,我在去之前到理发店提前调整了一下发型,主要就是露出额头和耳朵。拍照的人还是让我把头发扎起来,拍照的时候不能戴眼镜和帽子。
拍照完成后,户籍警就会把所有的信息汇总后向你核对,核对之后会提供回执单,并提示 15 个工作日会快递到填写的地址。期间如果有问题会电话进行联系。整体费用为 40 元。
💡 总结
目前看来在浙江省办理相关业务还是比较方便的,虽然外省户籍补办身份证需要线下办理,但整体也就 10 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周期不短,应该就是派出所查询并收集好材料后传递给户籍地进行办理的。不过无论多便利,大家生活中还是要小心谨慎地收拾好自己的敏感证件,祝大家生活愉快。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Life #Food
虽然今天不是周日,但是鉴于昨天吃了还不错的店,恰好大家距离下班还有些时间( ?),就更新一期觅食。
🍜 中饭与晚饭 🍜
📍 杭州· 小河直街29-11
💰 人均:¥45
🌆 深藏在小河直街的一家新开的台湾小吃店,主营台湾牛肉面。
📰 前天刷到马上就收藏了,今天在小河公园附近溜达,晚上想简单吃点,没想到这家就在附近,抄近道前往。晚上抄近道黑黑乎乎的,就知道这家估计没啥人,果然到店也只有我们一桌。我们到店的时候老板正在研究店装和菜单,应该很多事宜还未定夺吧。
🍶 店里是上下两层,一层也有靠厨房的吧台位,二楼的话有一个窗户位置可以看到小院子,估计夏天秋天景色应该很迷人吧。
🍜 台省李伯伯的牛肉面(¥42)
牛肉很大块,主要是厚度很厚道,炖得软烂而不散,味道适中,没有中药味或者过咸。汤头酱香偏甜口,搭配了一块萝卜味很重的白萝卜。得益于杭白菜和腌菜,从酱甜和牛肉中把腻度拉回来很多。面体真的不错,稍微有一丢丢像打面,整体融合的很不错。
🍜 牛脊骨面(¥48)
和牛肉面大体一致,肉体换成了一大块完整的牛脊骨,肉在四周撕扯下来很有奔放的原始感,肉质量不错,相较于牛肉面而言并没有很软烂,但不会难嚼,比想象中吃相没难么难堪。蔬菜部分用的是一大块胡萝卜代替了牛肉面的白萝卜,胡萝卜选的很正,甜度很高。
🍻 整体还是推荐的台湾牛肉面,这次没敢多吃,下次来尝尝猪血糕和甜不辣吧。
虽然今天不是周日,但是鉴于昨天吃了还不错的店,恰好大家距离下班还有些时间( ?),就更新一期觅食。
🌆 深藏在小河直街的一家新开的台湾小吃店,主营台湾牛肉面。
🍜 台省李伯伯的牛肉面(¥42)
牛肉很大块,主要是厚度很厚道,炖得软烂而不散,味道适中,没有中药味或者过咸。汤头酱香偏甜口,搭配了一块萝卜味很重的白萝卜。得益于杭白菜和腌菜,从酱甜和牛肉中把腻度拉回来很多。面体真的不错,稍微有一丢丢像打面,整体融合的很不错。
🍜 牛脊骨面(¥48)
和牛肉面大体一致,肉体换成了一大块完整的牛脊骨,肉在四周撕扯下来很有奔放的原始感,肉质量不错,相较于牛肉面而言并没有很软烂,但不会难嚼,比想象中吃相没难么难堪。蔬菜部分用的是一大块胡萝卜代替了牛肉面的白萝卜,胡萝卜选的很正,甜度很高。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